top of page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5

作家相片: SOLIDER TSAISOLIDER TSAI

這幾天清理水洗機,因為使用V_1.5烘了不少,一方面要觀察水洗機的清潔周期,一方面則是思考烘豆機集塵問題。 V_1.5 設計上仍採用簡易的減壓落下集塵,相較於旋風集塵桶的優秀集塵效果來說,減壓落下集塵的方式就顯得比較不足,仍會有許多銀皮被抽風排出的狀況,這類的設計目前仍有一些品牌使用,如Diedrich 的中小型烘豆機。

這類設計主要利用高壓瞬間進入低壓時,銀皮會因為重量較重而落下,優點是可以簡化集塵桶的空間,缺點是在高風量時銀皮其實是收集不太到的。


上圖為V_1.5的抽風路徑,A區域是低壓區,銀皮堆積處。


風壓力太大時,銀皮還沒落下就會被抽走,以現有的定速風機來看,抽風壓力極大,銀皮很難有效的收集,而改用旋風集塵桶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考慮到空間的狀況來說,如何在有效的收集銀皮的狀況下同時維持烘焙的排風呢?


只要加大抽風量的同時降低抽風壓力即可,因此測試烘焙的重點就慢慢的出現了,畢竟3公斤以下的烘焙量,以定速抽風機的抽風量來說都算太強的話,如何有效的降低抽風壓力就是重點了。採用變頻風機的同時,只要抓到對應的抽風壓力就好,目前看起來是20Pa內,而測試烘焙的結果也顯示出,只要20Pa以下的抽風壓力就能穩定的對應風味與口感的平衡性,這也表示烘豆的總風量相對於抽風壓力還得考慮抽風量的大小,由於將抽風檔板開到最大→加大抽風量,那對應的抽風壓力其實可以降低。


目前的觀察來說,銀皮的收集效果只要抽風壓力不要太大都不錯。然而採用烘焙與冷卻共用的抽風系統,維持較低的抽風壓力也會對應到冷卻的抽風量太低導致冷卻較慢的狀況,我是建議分成兩段烘焙,第一分鐘在烘豆機上的冷卻盤冷卻,第二分鐘則是將熟豆放到第二冷卻器上冷卻。也另外解決的快速烘焙的連續烘焙時因為冷卻太慢而無法下豆的窘境。

剩下的,就是需要一台夠強的吸塵器了吧。

10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直火與半熱風

直火好還是半熱風好,大概都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直火的香氣被認為超過半熱風,但是銀皮燃燒問題與穩定性一直是被詬病的部份。而半熱風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真的是如此嗎?也有人認為半熱風也能做出直火烘焙的風味,反過來說,直火也能做出半熱風的特色?...

利用機器挑選生豆

當挑選生豆變成精品咖啡豆烘焙前的必需流程時,大概得先討論一下幾個重點: 1. 瑕疵標準 2. 精品標準 先不論花大錢買莊園咖啡生豆的目的是為了更明顯獨特的風味與高標準的低瑕疵率確還得自己再手挑一次的窘境;應該是先討論瑕疵的基準。關於瑕疵的基準,SCAA...

Comentarios


© 2022 by 珈琲狂時代 Fustaer Coffee Roasters

bottom of page